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3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
其中,建筑材料抽查结果分析显示,2023年抽查建筑材料包括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水泥、铝合金建筑型材、新型墙体材料(砖和砌块)、建筑用密封胶、建筑防水卷材等7种产品,涉及2694家公司制作的2922批次产品,发现215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7.4%。其中:新型墙体材料(砖和砌块)、建筑用密封胶、建筑防水卷材抽查不合格率较高,分别为24.1%、16.7%和16.5%;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水泥、铝合金建筑型材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1.8%、2.0%、2.4%和7.3%。
从检测项目看,抗压强度、强度等级、烷烃增塑剂、VOC含量、热老化、接缝剥离强度、水溶性铬(VI)、氯离子是主要不合格指标。其中,抗压强度、强度等级、烷烃增塑剂、VOC含量、水溶性铬(VI)为安全项目。抽查发现59批次产品存在安全项目不合格,占不合格批次总数的27.4%。详细情况为:抗压强度、强度等级不合格的产品为新型墙体材料(砖和砌块),不合格批次分别为35批次、7批次;烷烃增塑剂、VOC含量不合格的产品为建筑用密封胶,不合格批次均为3批次;水溶性铬(VI)不合格的产品为水泥,不合格批次为10批次。
建筑材料不合格的根本原因:一是原材料控制不严。如,新型墙体材料(砖和砌块)产品原材料选择不当、配合比设计不合理以及养护工艺控制不严等,会造成抗住压力的强度等安全项目不合格;又如,水泥产品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使用含水溶性铬(VI)高的工业废渣、含氯化物高的外加剂或混合材,因此导致水溶性铬(VI)、氯离子含量超标。二是产品配方设计不合理。如,建筑用密封胶产品添加过量加氢处理的中间馏分矿物油(俗称白油)或低沸点有机溶剂,导致安全项目烷烃增塑剂和VOC含量不合格。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结果分析显示,2023年抽查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有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保护足趾安全(防护)鞋、电子门锁、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防火门、非医用口罩、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危险化学品包装物等11种产品,涉及1302家公司制作经营的1460批次产品,发现212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4.5%。其中:非医用口罩、电子门锁、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防火门不合格率较高,分别为21.5%、19.3%、18.8%、13.2%;其余产品不合格率均低于10.0%。
从检测项目看,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不合格项目集中在安全项目上。详细情况为:非医用口罩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过滤效率58批次、防护效果22批次、口罩带及口罩带与口罩体的连接处断裂强力13批次;电子门锁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破坏报警功能29批次,安全性要求28批次;防火门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耐火性能27批次;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第一主要组分含量18批次。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不合格的根本原因:一是原料存储不正确使用。如,非医用口罩产品过滤材料采取使用的静电驻极工艺不当,存贮或运送过程中易发生静电衰减,影响颗粒吸附的能力。二是产品结构设计不合理。如,电子门锁企业没有严格按照标准中承受静载荷的强度要求对锁舌刚性设计生产。三是制造工艺存在问题。如,防火门内的填充物隔热性不足,造成隔热时间过短,降低防火门的耐火隔热性;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磷酸二氢铵)含量偏低会严重降低产品的灭火效能,延误灭火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