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2-03 22:22:39 | 作者: 行业新闻
过去一年云南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情况、工作亮点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并回答记者提问。
进入新时代以来,云南省经济总量先后于2012年跨上1万亿元台阶、2018年跨上2万亿元台阶,2023年突破3万亿元大关。数字的背后,是3年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是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系列决策部署,是定期调度重大产业项目推进、重点地区发展、重点行业提升的持续加力,是全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集中体现,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
2023年,全省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首次过半、达到50.4%、较去年提高9.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比达到28.5%、较去年提高7.3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能源、农业、旅游投资规模居全国前列,投资提高由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拉动向产业投资拉动转变。这背后,是省委、省政府将新发展理念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坚持大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连续8个季度召开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制定实施高质量做好项目工作的指导意见,高效运转重点项目综合协调推进机制,集中开工产业项目2751个,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开工的“云南速度”不断刷新。
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加快民营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意见,畅通非公有制企业诉求反映和问题解决通道,成功举办首届滇商大会,5家企业上榜“2023中国制造业非公有制企业500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3%,对全省经济稳步的增长贡献率达60.7%。
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加力支持副中心城市建设,曲靖经济提高速度居全国各省份第二大城市前列,滇中5州(市)对全省经济稳步的增长贡献率达66%,较2022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大抓产业发展进一步落细落实,产业强省、新能源电池、开发区振兴等22个产业领域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聚集发展、创新发展势头不断向好。
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4万亿元,鲜切花、烤烟、咖啡、坚果等种植培养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位。
硅光伏产业链加速向电池片、组件等下游环节延伸,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加快向电芯、储能电池环节延伸。新能源投产并网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居全国前列,能源产业第一支柱持续壮大。绿色铝产业集群发展积厚成势、产值达到1184亿元,成为继硅光伏后又一个千亿级产业。
园区固定资产投资提高30.1%、远高于全省投资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园区支撑全省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平台和载体作用进一步凸显。
推动全省旅游从观光型向深度体验型转变,“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引领旅游发展新风尚,接待游客数突破10.4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4万亿元,带动住宿、餐饮等行业高速增长。
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云南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效率、服务、诚信“三大营商环境品牌”更为明亮。
全省实有经营主体达到632.26万户,较2022年底净增141.24万户,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数首次超过全国中等水准,“四上”公司数首次突破2万户,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公司数均首次突破5000户。
为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融资撮合与信用评估服务,推动中小微企业能贷易贷、银行敢贷愿贷。累计授信787.67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4.6万户,平台建设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信用建设荣获全国进步单位、特色单位称号。
新获批建设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50户,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户,组建云南绿色铝基材料等4个创新联合体。新增两院院士3名,选聘“科技副总”110名。同时,燃煤发电市场化改革平稳落地顺利实施,“源网荷储”电价改革扎实推进,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推动开行“沪滇·澜湄线”“澜湄蓉渝欧快线”“中欧+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中老铁路货物运输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扩大至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超25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3000万吨,成为中国联通中南半岛及环印度洋地区的铁路大动脉。
制定沿边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和规划体系,出台沿边产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1.0版。成功举办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沿边产业园区实现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07个、已开工112个,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开园。
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磨憨、瑞丽、河口等3个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编制印发壮大口岸经济三年行动。全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增长32.2%,边境贸易额增长51.5%,磨憨铁路口岸成为中国对东盟第一大铁路口岸。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有效管控能耗总量和强度。建立绿色用电溯源等省级区域标准。累计建成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10个。清洁发电量占比达83.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43%左右。
扎实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优向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居全国前列。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391座,实施草原生态修复93.43万亩,新增3处国家重要湿地。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联农带农促增收,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27.97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
建成10个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启动城乡供水两个三年行动。
昆玉、昆楚、蒙个开协同发展取得实效,沿边城镇带产业人口集聚能力慢慢地加强,昭鲁交通体系实现一体化,大滇西交通环线升级扩容。
恢复和新增耕地350万亩,新建和改建高标准农田380万亩,粮食再获丰收、产量达到1974万吨。
围绕保电煤供应、促煤电开机、增新能源投产等方面采取综合性举措,全年统调火力发电量增长47.1%、创近10年顶配水平,新增新能源投产并网规模为2022年的14.1倍,最大限度实现能源安全与经济稳步的增长“双保双赢”。
制定全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方案,债务化解有序推进;扎实开展保交楼和“烂尾楼”清理整治工作;坚决有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跨境违法犯罪,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再创新高。
大力稳就业促增收,城镇新增就业53.9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73.76万人,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高于经济提高速度。新建、改扩建214所幼儿园,普通高中“托管帮扶”实现县域全覆盖。省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全面竣工,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快速推进,9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提质达标。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4%以上、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兜底保障361.7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兴边富民工程深入推动,建成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2023年经济运行的特点,大多数表现在“上台阶、促转型、强支撑、增动能、保安全”五个方面。
继2012年迈上1万亿元台阶,到2018年、用6年时间迈上2万亿元台阶后,通过5年努力,克服了世纪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全省经济总量再度迈上3万亿台阶、达30021亿元,实现新的突破,成绩来之不易。
持续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大抓经营主体培育,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经营主体实现量质齐增。2023年末,全省实有经营主体数量超600万户、达632.26万户,是2020年末的1.7倍,全年净增141万户,其中净增企业38.6万户,公司数增长37.2%。
坚持把“四上”主体培育作为经营主体培育的重要抓手,全年净增量提前完成年度预期目标,“四上”公司数迈上新台阶。2023年末,全省“四上”公司数首次突破2万户,达到21566户,是2020年末的1.4倍,全年净增3242户;规模以上工业、资质内建筑业公司数均突破5000户,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公司数合计突破8000户。经营主体由多起来向大起来、强起来稳步迈进。
全省上下紧紧围绕高水平发展这个第一个任务,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全力扩大内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全部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2.7%,是贡献最大的行业。同时,消费对经济支撑作用稳步恢复,拉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一定效果发挥。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8.2%,远超2022年(37.2%)的水平。
新产业、新动能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壮大,电子行业连续18个月保持25%以上的快速地增长,占规上工业比重9.3%、贡献率达49.3%,成为工业第四大支柱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排第一位。工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由传统的烟、电、有色行业与新兴的电子行业等共同支撑的新局面。
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首次过半、达50.4%、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远超房地产开发、交通和水利投资之和,增长10.5%,自2020年以来从始至终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拉动投资提高的主要动力。其中,工业投资连续两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长,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8.5%,去年以来增速和规模居各行业之首;数字化的经济投资提高16.6%,保持迅速增加态势。
坚持“稳字当头”,不断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强化工业、贸易、服务业对经济稳增长的支撑作用。
深入推进产业强省三年行动,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着力稳住工业经济大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比全国(增长4.6%)高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占比前三的能源工业、烟草工业、有色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5%、4.1%、6.1%,均保持平稳较快的上涨的速度,形成有力支撑。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比全国(增长5%)高1.6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速贡献率高达91.2%,是拉动工业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主引擎。
大力实施服务业提升行动,加快互联网、软件等相关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引培力度,现代服务业规模逐步发展壮大。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851.74亿元、增长20.5%,比2022年同期大幅度的提高17.9个百分点。与文化旅游、居民生活紧密关联的行业恢复良好,规模以上文化会展服务、旅行社及相关服务、票务代理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50.1%、254.6%、191.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34.1%。
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显效,消费潜力加快释放,消费市场恢复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60.68亿元,增长6.7%,比2022年提高5.7个百分点。全年共4个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创下新的记录。餐饮消费迅速增加,餐费收入增长19.2%。线上消费持续活跃,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34.2%。与消费升级相关的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为21.5%、21.2%和12.1%。
坚持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发展,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振兴园区经济、提升口岸功能,充分挖掘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潜力,有效促进全省动能转换提档升级。
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持续推动优势产业蓬勃发展,资源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从主要领域看,高原特色农业领域提质增效,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834.50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2%。设施农业加快发展,鲜切花、烤烟、咖啡、坚果等种植培养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1位,糖料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2位。
电子信息制造领域加快发展,实现产值2036.13亿元,增加值增长27.7%,其中,新能源电池、硅光伏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总产值分别达333亿元和1094亿元,增加值分别增长45.9%和36.7%。
矿产资源领域稳步发展,实现产值7479.10亿元,其中,绿色铝产业延链补链取得新成效,产值达1184亿元,成为继硅光伏产业2022年突破千亿后,又一个新千亿级产业,增加值增长19.1%;铝合金化率为48.8%、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
绿色能源领域发展取得新突破,产值达3993.78亿元,新增新能源投产装机达2085.6万千瓦,投产并网规模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3524万千瓦,超过火电成为水电后第二大电源。
这是2023年9月18日拍摄的白鹤滩水电站一景(无人机照片) 陈欣波 摄
烟草产业领域上新台阶,稳基础、提品质、树品牌、拓市场成效明显,烟草工业总产值迈上1800亿元台阶,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增加值增长4.1%。
文化旅游领域快速地发展,全年接待游客超过10亿人次、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增长24%,实现旅游总收入1.44万亿元,增长52.5%;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预计会增长8.8%左右,规模以上旅游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5.7%。
坚持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全力提高工业集中度和主导产业集聚度,园区高水平发展迈入快车道。全省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2.5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贡献率高达107.2%,园区成为规上工业增长极;规模以上工业公司2786户,比2022年新增272户、增长9.7%,园区聚集效应充分显现。园区固定资产投资提高30.1%,比全省投资增速高40.7个百分点,其中,产业投资提高38.0%。
抢抓开放发展新机遇,增强口岸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口岸经济加快恢复。口岸进出口货值增长8.7%,进出口货运量增长32.2%;边境贸易额增长51.5%,比全国中等水准高11.9个百分点;8个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1倍。
全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战略决策部署,坚决守好“米袋子”,全年粮食总产量1974万吨,比上年增加16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3905.06亿千瓦时、增长3.5%。其中,火力发电量640.29亿千瓦时、增长38.6%,火电出力创近10年最好水平;风力发电量277.24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量89.88亿千瓦时,分别增长28.7%、131.8%,有力支撑发电量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比上年增长5.2%、3.6%、4.3%。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深入推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0%,较2022年提高1.3个百分点,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7个百分点;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27.97万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4.8%。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3%,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分别上涨0.4%和0.3%。
关于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目标,从9个方面作了系统全面具体的安排部署,《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报告》也细化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措施。
重点是优化布局、科技赋能、延链补链。统筹好全省产业布局,加快改造提升烟草、有色等传统产业,巩固提升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等优势产业并加快延链补链,培育壮大数字化的经济、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新兴起的产业,研究出台科学技术创新赋能经济转型升级的行动计划。全力发展园区经济,进一步树牢亩均效益、度电增加值理念,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开发区提档升级。
重点是以高质量项目支撑扩大有效投资,在总量扩容、结构提档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完善产业链图谱,全力招引一批头部企业和优质产业项目落地;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全力扩大民间投资;精准对接国家政策,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和撬动作用,全力做好项目谋划储备与要素保障工作。通过政策激励、旅游带动、需求挖潜、活动促销、场景打造、服务提质等措施,促进消费和服务业快速增长。
重点是一体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经营主体倍增,提升市场化水平,激发内生动力。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一体推进市场、产业、营商环境、经营主体等领域改革,推动经营主体从多起来、大起来到活起来、强起来的转变,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培优扶强专项行动和“梧桐树”工程,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是以辐射中心建设为统领,一体抓好沿边产业园、大通道、中老铁路、口岸经济和东西部协作。全力推进沿边产业园建设,构建以昆明、曲靖为支撑,河口、磨憨、瑞丽沿边产业园区为重点,带动全省其他产业园区一起发展的“2+3+N”产业承接格局。
重点是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守牢安全底线。加快建设“水火风光储一体化”“网源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速能源重点项目建设,逐步的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全力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重点是全力保障粮食耕地安全,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持续增加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收入,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重点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强化区域产业协同、联动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高水平产业承接载体,因地制宜补齐县城公共服务等短板,分类建设一批特色强县,统筹实施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
重点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动城乡绿化美化。热情参加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推动绿电溯源和绿证全覆盖,加强绿证与能耗调控政策衔接,让绿色成为云南高水平发展的鲜明底色。
重点是全力做好稳就业、稳物价等工作,兜牢民生底线,促进人民增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好教育、医疗、养老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2023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坚定信心,承压前行,为云南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第一步贡献了积极的财政力量。重点干了三件事:
巩固提升传统税源产业优势,同时挖掘培育财政增收新动能,通过各方努力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49.4亿元,比2022年预算执行数1944.9亿元增加了200亿元,同比增长10.3%,超收了5.3%。在融入国家发展的策略中抓住窗口期、找准突破口,累计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441.7亿元。努力争取地方债券额度,全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702亿元,这是多年以来云南发行债券最多的一年,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203.9亿元,支持了363个水利、交通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据统计,用作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券资金243.5亿元,计划市场化融资超3000亿元,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
紧扣“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730.3亿元,其中支持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建设资金1609.5亿元。持续保障民生、办好民生实事,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3%,也是近年来比较高的比例。其中,全省教育支出1174亿元,支持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安排卫生健康补助资金133亿元、城镇和乡村居民医保补助资金238亿元,持续提高城镇和乡村居民医保医疗保障能力,着力减轻老百姓看病就医负担。坚决落实“稳企业”“保就业”工作部署,筹措下达中央和省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16.2亿元,撬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400亿元,支持创业带动就业超过50万人,这也使云南成为全国第3个创业担保贷款总量超千亿元的省份。延续优化完善税费支持和助企纾困政策,为市场主体提供资金“及时雨”、送出服务“雪中炭”。
建立健全基层“三保”全流程管理体系,保障基层“三保”支出2772.7亿元。直面地方债务风险,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扛牢压实责任,绝不“击鼓传花”。在规定时限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确保政府法定债务不出风险,政府信用不打折扣。省委、省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印发了过紧日子二十条措施,从加强政府投资管理、严控配套资金、严控日常运转经费等方面,立起“严”的主基调。出台逐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动构建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全力推进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以有力有效监督降低财政资金风险隐患。
2024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聚焦高水平发展这一第一个任务,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大的思路是突出“五个更看重”: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担起财政部门在稳定宏观经济中的责任,多出台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坚决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最急需最紧迫的大事要事优先安排,对必保的刚性支出足额安排,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重要任务、重点改革落实落地,全力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基础之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完善基本民生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慢慢地加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明晰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加大财力下沉力度,提升区域间财力均衡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分级管理责任,体现激励导向,推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更完善。努力在现代预算制度、预算绩效管理等方面形成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牢固树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和“花钱必问效”的理念,加强财政支出统筹,坚持有保有压,打破固化僵化格局,取消政策到期项目、一次性项目,没有党中央、国务院或省委、省政府政策依据的项目,以及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匹配度不高的项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握指成拳,集中财力办大事。坚持预算安排同执行、审计、绩效挂钩,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持续推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
坚持法治化、市场化、规范化并重,正确地处理举债与发展、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把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盘活腾出一切可用财政资源,推动政府债务风险不断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及时预判和处置“三保”风险,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会监督,严格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及时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
问: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4年在推动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方面有哪些重大部署?
答:一是全力以赴稳工业经济稳步的增长。锚定2024年工业增长目标任务,确保工业经济发展各项目标实现。
二是抓项目建设促投资扩量提质。完善产业链图谱和在建项目、在谈项目、拟招企业清单“一图三清单”,健全重点项目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机制,聚焦2024年省级重点项目、“重中之重”等项目调度,持续强化土地、能耗、环评等8要素保障,形成落地、达产、纳规、入统的全闭环管理,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工业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三是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推动绿色铝向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延伸;硅光伏向电池片、组件等下游环节延伸和发展,积极推动一批行业优势企业扩大再生产;聚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两大关键领域,加快向中下游电池PACK制造和应用环节延伸。加快生物制造、绿色低碳等前沿研发技术和应用推广,做大做强疫苗产业集群,打造化学药产业集聚区。紧盯未来发展风口,谋划氢能、储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五是大力引培一流经营主体。实施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培育计划,建立完善新建投产、“小升规”“临退规”企业库,靶向培育规模以上工业公司。落实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细则,用好“政银企保”衔接工作机制,着力解决融资难题,持续巩固无分歧账款清偿工作成果,不断壮大中小企业经营主体队伍,2024年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850户。
六是大力推动智改数转赋能。加快建设“天地一体化”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信息大通道和数字枢纽节点,打造以昆明为核心的低延时通信圈。持续抓好5G融合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培育行业大数据中心,积极争取国家级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项目。强力推动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2024年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增长15%以上。
七是高水平推动工业开放合作。强化东西部对口协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机制。完善部省、省校、省际、政企多层次承接产业转移合作机制。落实国家支持云南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政策,高质量办好2024年对接活动,常态化举办云南产业会客厅活动,全面推动云南加快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问: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了《云南省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云南农村居民收入情况怎么样?
答:2023年,全省各地压紧压实“三农”工作责任,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稳步实施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增速快于全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023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1元,比上年增长8.0%,增速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3个百分点,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9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达到全国中等水准的75.4%,占比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比为2.66:1,较上年缩小0.12。
一是工资性收入迅速增加。2023年,全省深化实施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多项就业促进和稳岗安置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旅游热也为本地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工资性收入上涨,全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846元,增长18.6%,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35.7%。
二是民生保障有力,转移净收入增速最快。在外出从业人员寄带回收入保持增长,省级低保标准提高,社会保障强化,孝老敬亲观念提升,赡养收入较快增长等积极因素影响下,全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3103元,增长18.9%,在四项收入中增速最快,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19.0%。
三是红利收入带动财产净收入较快增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农村居民来自集体分配的红利收入较快增长,务工人员增多,拉动农村居民出租房屋收入迅速增加,全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251元,增长9.1%,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1.5%。
四是经营净收入会降低。2023年畜禽养殖特别是生猪、肉牛养殖成本上升,出栏价格低位运行,拉动农村居民牧业收入下降,全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7161元,下降3.0%,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43.8%。
总的来看,2023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准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进一步擦亮了高水平发展的民生底色。
答:一是经济发展的质效明显提升。2023年经济总量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4107元,比2022年增加2391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10.8%,特别是比2022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粮食再获丰收,粮食安全保障更有力;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45.2%,比2022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二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明显地增强。不断强化科学技术创新赋能,加快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持续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经济高水平发展增添新动能。高技术产业投资提高25.3%、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1.7%;高新技术公司数增长25%、突破3000户。这反映出云南省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区域协调发展与民生保障的水平明显提高。稳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优化空间布局,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达52.9%、比2022年提高1.2个百分点;城镇和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2.66、比2022年缩小0.12,反映了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全力稳就业促增收,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增进民生福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3%,保持平稳;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比2022年提高1.12个百分点。
四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持续巩固。绿美云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4%、生态环境满意度提高至94.05%、均居全国前列;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好,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达标,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逐年降低。充分释放绿色能源优势,逐步构建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保持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保持在43%左右的高位,清洁电力占比保持在80%以上、达83.6%。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提高84.7%,新能源电池产量增长4.5倍,太阳能工业用多晶硅、单晶硅等绿色材料产量分别增长63.4%、43.0%;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56.7%。
五是开放发展的活力持续释放。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民营经济总体向好,增加值增长5.1%,高于全省GDP增速0.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到52.3%,对经济稳步的增长贡献率达到60.7%。2023年末,新登记民营经济经营主体180.05万户,增长70.6%,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数翻番、达48.42万户、增长119.5%。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黄金大通道效应不断显现,发送旅客数量超越2500万人次,运输货物量超过3000万吨,人均实际使用外资额预计会增长2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