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做一枚永远发光的螺丝钉,镶嵌在高速动车组上,畅游中华大地;我愿做一名优秀的高铁工人,为国家生产最好最快的动车组。”这是中国中车首席技能操作专家张雪松在一篇日记中写下的线多年来,张雪松立足岗位、攻坚克难,坚持不懈探索钻研高铁装备制造技术,先后完成109项技术革新,并获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面对成绩,张雪松说:“制造动车组是数万名员工一起努力的结果。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我不断求索、努力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歇。”
在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唐山公司”)车体事业部见到张雪松时,他正在指导其他工友。“技术创新是没有止境的。干技术,就得勇于尝试,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张雪松说。
1992年,从技校毕业的张雪松成为一名钳工。“穿上了一套蓝色工服,当时家里人觉得这身‘干活’的行头不体面。”张雪松笑着回忆,谁说“工”字不出头?当时他就下定决心,把“工”字变成“干”,不就出头了吗?
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张雪松逐渐练就一手“绝活儿”,能独自加工“六分之一头发丝”精度的工件,琢磨出多种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但他并不满足。“咱们不可以局限于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技术,要努力做到一专多能。”张雪松还自学铆工、焊工、电气、机械和计算机等业务知识。
2005年中车唐山公司开始生产高速动车组。与传统的碳钢车体结构不同,动车组的车体大部分由铝合金型材拼接组焊而成。“铝合金材质能使车体更轻,有利于动车组提高工作速度,提升车辆的密闭性等。”张雪松告诉记者。
张雪松作为铆钳班班长,带领团队负责研究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的生产技术。没有技术积累、无经验借鉴,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张雪松和小组成员进行了一次次试验,但均以开裂、变形告终,成功似乎遥遥无期。
“一定要掌握这种技术!”张雪松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团队日夜奋战在工厂,一点点排除影响铝合金变形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终于找到影响车体焊接变形的症结所在,最终掌握了铝合金车体焊接和装配的技术参数。
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的窗口智能打磨工序,需频繁更换十余种刀具,每次更换安装都会耽误一些生产时间。鉴于此,张雪松设计制作了铣刀定位测量工装和打磨工具安装定位工装,可快速定位安装刀具,将安装效率提升2倍、精度提升30%。他还为焊缝设计了依靠C槽定位移动的打磨工装,切削后的铝合金车体表面上的质量纹理一致、外形美观。
2007年国产高速动车组大规模生产后,中车唐山公司先后引进几十台尖端数控设备。为了掌握这些设备的维修方法,张雪松由铆钳工“转行”数字控制机床装调维修,做进口设备的“保健医生”。
为了早日掌握数控技术,张雪松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在设备间对照图纸一个零件一个零件观察分析,参照电气图查找设备布线。
“一开始,我搞不清楚数控设备的机械结构,又看不懂电气图纸,只能‘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往前冲。转行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面对的是一条漫长的学习和攻坚之路。”张雪松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雪松在数控设备维护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三分修七分养”“周期定点养护”等设备维护模式,使设备故障率和加工件缺陷率降到1%以下。他还根据不同设备的说明书、保养手册,为每台机器建了一份“病历档案”。
谈到“转行”背后的秘诀,张雪松坦言,所有的“转行”,都是为了掌握更多新技术、新本领,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张雪松从始至终坚持学习,一方面自己阅读大量的理论书籍,一方面在工作中与工友们互相交流提高技艺。“我们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用匠心铸就高质量。”他说。
从2017年起,张雪松开始带领团队着手研究铝合金车体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模式,寻求用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来替代人工操作模式。
回忆起各种机器人进入车间的场景,张雪松说自己和团队工作人员既兴奋又忐忑。张雪松和小组成员对照机器人作业程序,仔仔细细地观察每一个动作、记录每一组参数、钻研攻关每一项程序。
“现在我们的很多工序大多数都依靠机器人,这也是今后高速动车组生产全面实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突破点。”张雪松说,要逐步创新流程,让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车体制造技术深入所有工序。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这个装备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唯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才能跟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张雪松说。
张雪松办公室的灯被大伙儿戏称是“长明灯”。为了抢修设备,他与工友们经常忙到深夜,回不了家,办公室就成了临时住所。工友说跟着张雪松干活特累,但大伙儿还是愿意跟着他加班,因为“把故障排除后的那种成就感特带劲”。
立足创新增效、质量攻关、技艺传承、培育人才,2007年4月,以张雪松名字命名的金蓝领工作室在中车唐山公司铝合金厂成立。2013年,该工作室被命名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张雪松始终认为,个人力量有限,只有让更多员工掌握新技术,形成一个个创新团队,公司发展的步伐才能不断加快。他常说:“企业好比一列高速动车组,只有所有车厢的动力同时启动,整趟列车才能跑出高速度。”
这些年,张雪松在实践中研究出不少“绝活儿”,他都一一记录在本子上,积累了10多万字的工作日志。他丝毫没有保留地把工作日志借给工友们看,还经常组织召开班组攻关讨论会、绝招演示会,通过“教学练比”等现场技能切磋活动,促使员工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技术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高铁的发展更需要一批批匠人代代相传。张雪松在不断的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时,更是倾力培养青年人,有意识地让他们负责相应的领域。
侧墙焊缝自动打磨设备、水切割设备、高铁侧墙焊缝打磨机器人……这些设备技术的改造提升,离不开中车唐山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李子禹的努力。“李子禹是我的徒弟,进厂这几年成长很快,现在已是全国技术能手。”张雪松对自己的得意门生赞不绝口。
一路拼搏,一路收获。张雪松的工作室将30余名青工培养成技术精英,其中有13人成为国家级和省部级技术能手。张雪松还面向一线种课件和培训教材,完成5000多人次的培训。
如今,张雪松的任务更多更重了,但他从始至终保持着昂扬向前的进取状态。“高速动车组是中国装备制造领域的一张名片。我们要掌握更多新技术、新本领,制造出速度更快、质量更好、乘坐更舒适、更加经济安全的高速动车组,并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建设交通强国、制造强国而努力奋斗。”他说。
上一篇:断桥铝合金门窗规范